发布时间:2015-03-1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会议在同济大学成功召开

    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国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工作,修订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承办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会议”于2014年12 月13日下午在同济大厦A楼23层会议室召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赵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王柏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重庆大学任宏教授,同济大学乐云教授,东南大学成虎教授,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修璐,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吴佐民,中国建筑业协会景万,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王立,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刘卡丁等24位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以一教授,同济大学副校长李国强教授,同济大学教务处处长李晔,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党委书记金福安,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阮青松,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评估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介绍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及修订建议;其二是对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文件修订稿发表意见等。
    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乐云教授首先对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的现状进行了介绍。截至2014年5月,全国已有35所高等学校通过了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评估,占设置工程管理本科专业高等学校数量的8.0%,与其他土建类专业相比,我国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比例位居最后。同时,土建类其他专业均将专业评估与执业资格考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关联,仅工程管理专业评估中未能体现。接着,乐云教授对本次修订专业评估文件的背景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介绍,并对《华盛顿协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版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标准》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文件修订的三点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目标导向”、“持续改进”。最后,乐云教授详细的阐述了对新版专业评估文件修订的建议,初步设想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三个层级构成。
    接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成员就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文件的修订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首先肯定了09版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文件中取证表的设计,将评估内容浓缩成一张表格简单、清晰、明了,希望本次评估文件能吸取成功的经验。同时,他还关注于工程管理专业特色与覆盖面的问题,提出评估中应体现各种不同类别学校如建筑类大学、财经类大学以及综合类大学所开办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基本质量、基本要求。
    重庆大学任宏表示工程管理专业的多元化提高了评估文件制定的难度,很多问题都难以找到解决方法。他希望评估形式大胆创新而不要流于形式,简单有效、公平公正,检验出真问题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对于评估内容,他提出目前常规性内容过多,应增加专题内容检查。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王立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评估的目标应该是与社会接轨,包括两方面内容:与国际接轨和与国内行业接轨。而与国际接轨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国内工程的实际问题。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吴佐民首先肯定了指标修订中对于《华盛顿协议》的借鉴,并表示非常赞同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能够和执业资格考试相挂钩,并提出他们正在向这方面努力。
    随后,北京交通大学刘伊生、东南大学成虎、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朱华强、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刘卡丁、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修璐、中国建筑协会景万等就工程管理专业评估修订草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指标的构成以及观测点的设置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其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指标设定的时效性,针对不同的时代应有不同的评估指标;其二,观测点举证的难易度及有效度;其三,关于如何在评估标准中体现三个方向——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的不同要求。

    最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赵琦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随着行业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指标的条件在改变,同时评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既要关注于结果也不能忽视对过程的评估,评估时还要注意区分评估学校的整体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同时她表示专业评估与执业资格的衔接正在筹划之中,将来可能通过年限差别和考试科目差别来体现。